隨著網路經濟的蓬勃發展,越來越多的個人以小型創業者、自由接案者或網紅(KOL)的身分獲利。然而,在享受網路紅利的同時,「報稅」也成了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課題。本文針對2025年台灣的稅制更新,特別整理小工作室與網紅常見的報稅抵扣額項目、容易疏忽的盲點與節稅技巧,幫助你合法節稅、安心報稅!

一、2025年報稅基本資訊|誰需要報稅?
在台灣,凡年收入達到基本免稅額以上的個人皆須報稅。對於網紅與小型工作室來說,無論你是以個體戶開立發票,或透過第三方平台如YouTube、Instagram、Twitch獲利,都應主動申報相關所得。
2025年報稅期間:
5月1日~5月31日
可採線上報稅、親臨國稅局或使用自然人憑證報稅
雖然今年報稅延長到6/30,但大家時間保貴,建議採線上報稅,讓你節省更多時間,線上報稅已開放六種方式!

二、收入類型有哪些?你報對了嗎?
對於自媒體創作者與自由接案者,以下幾種收入都需要申報:
收入類型 | 舉例 | 所屬所得類別 |
---|---|---|
廣告收入 | YouTube 廣告、粉專廣告合作 | 執行業務所得 / 其他所得 |
接案收入 | 拍片、剪輯、代操、寫文 | 執行業務所得 |
平台獲利 | Twitch斗內、OnlyFans、小額贊助 | 其他所得 / 境外所得 |
商品銷售 | 實體電商、自創商品(T-shirt、週邊等) | 營利所得 |
注意:來自海外的平台(如Google Adsense)仍需申報為境外所得,金額若達100萬元新台幣以上者需列入「基本稅額條例」計算,務必特別注意。
三、可抵扣的報稅項目有哪些?(2025年版)
一般抵扣額(個人適用):
項目 | 2025年金額(新台幣) |
---|---|
標準扣除額 | 單身:124,000元/夫妻合報:248,000元 |
特別扣除額 – 薪資所得 | 每人207,000元 |
特別扣除額 – 儲蓄投資 | 每人270,000元 |
特別扣除額 – 教育學費 | 每位子女每年25,000元 |
特別扣除額 – 扶養親屬 | 每人88,000元起(依條件不同) |
小型創業者/自媒體常見的必要費用抵扣:
只要能提出發票或證明與工作直接相關,以下支出皆可作為成本或費用抵扣:
- 相機、燈光、剪輯設備購買
- 電腦、軟體訂閱(如Adobe、剪映)
- 手機與網路費用(合理比例)
- 辦公室租金、水電費(含家庭部分使用)
- 廣告投放與社群行銷成本
- 交通與差旅費(拍攝或商務行程)
- 助理或合作人員酬勞(須提供報酬單)
四、常見報稅疏忽重點
疏忽一:混用個人與事業帳戶
許多小工作室未將收入與私人支出分開,導致帳目混亂,不利稅務申報。建議設立專用帳戶,更方便日後查帳與報稅。
疏忽二:未報境外收入
例如:YouTube來自Google(美國)、Patreon等國外平台收入,若年收入超過100萬元,需報基本稅額,否則容易被稅局查補。
疏忽三:未保存原始憑證
購買設備或支出若無發票或收據,不得列為費用。建議每一筆支出都要有完整證明,電子發票與雲端發票最安全。
疏忽四:誤以為小額免報
即使金額較小,只要總收入超過免稅門檻(約42萬元),就需要申報。不申報可能面臨補稅與罰鍰風險。
五、節稅小技巧:自媒體與自由接案者必看
- 分散收入來源: 合理規劃收入來源與結構,例如夫妻分帳,減少個人稅負集中。
- 活用費用列舉: 使用「列舉扣除額」替代「標準扣除額」,若支出遠高於標準額可減少稅負。
- 申報扶養親屬: 合理申報配偶、子女與父母,可有效增加免稅額與扣除額。
- 提前報備開業登記: 若已屬固定經營,可辦理營業登記,更便於抵扣營業相關支出。
- 使用會計軟體管理帳務: 像是「記帳城市」、「快帳」、「發票存摺」等工具,能有效幫助日常收支管理。
六、結語:合法報稅、穩健經營才是長久之道
2025年稅制雖無劇烈變動,但對於網紅、自媒體、小型創業者來說,「自我管理」與「正確申報」是基本功。無論你是剛起步的KOL,還是年收百萬的創作者,只要懂得運用抵扣額、紀錄費用並如實申報,就能在合規中享有最大的節稅效益。
如有不確定的部分,建議諮詢專業會計師或稅務顧問,為自己的創業之路多一層保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