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人公司怎麼開始?從工作室設立、工商憑證申請,到挑選商務中心的實戰指南

對於一人創業來說,「該不該成立公司?」常是最難的第一步。你可能曾聽過有人用租屋處報稅、也有人登記工作室不用開統編,甚至有創作者直接靠金流平台收款不登記……但哪種方式是合法長久經營可行的方案?

如果你也曾有這些疑問,本篇就是寫給你的:

  • 不設立公司也能接案報稅?會有風險嗎?
  • 要開公司還是登記工作室?一人就能辦嗎?
  • 沒有辦公室地址可以開公司嗎?能用商務中心嗎?
  • 工商憑證是什麼?一定要申請嗎?
  • 成立公司需要多少錢?該如何報稅?要請會計師嗎?

這篇文章會從創業新手常見的三條路:「不登記登記工作室設立公司」切入,搭配實際比較表與流程解析,幫助你梳理出最適合的開業模式。也會分享開業需要辦理哪些證件、流程步驟與財務報稅上常見的陷阱,並提供合法借址登記、共享辦公室、商務中心選址的完整實戰建議

不論你是剛離職想接案創業、還是想把副業升級全職工作室,這篇都是你邁出第一步的關鍵指南。

📖延伸閱讀:

一人創業 3 大路線:不登記 vs 工作室登記 vs 設立公司

在台灣,一人創業最常見的三種方式為:

  1. 不登記,直接以個人身分接案
  2. 登記商號(工作室/行號)
  3. 設立有限公司(俗稱開公司)

這三種方式各有優缺點,差別不只在「有沒有合法發票」,還包括法律責任、稅務方式、報帳與經營彈性。下面我們一次整理給你:

    個人接案 vs 工作室登記 vs 公司設立 比較表

    項目不登記(個人接案)工作室(登記行號)一人有限公司(開公司)
    是否合法經營❌ 灰色地帶(可能被認定逃漏稅)✅ 商業登記✅ 公司登記
    法律責任無法律保障,個人負全責無限責任(債務自負)有限責任(以出資額為限)
    稅務身份個人綜所稅小規模營業人/營業稅營業稅、營所稅皆須申報
    發票與統編無法合法開立可申請免用發票原則上需開統一發票
    適用對象副業接案、偶爾收入者小型接案者、不需投標者計畫擴展、接企業案者
    可否承接政府標案❌ 否❌ 否✅ 可(政府採購須公司)
    可否雇用員工不建議✅ 可(需勞保、健保)✅ 可(較正式)
    成立成本0 元,但風險高約 NT$300~1,000 元約 NT$3,000~10,000 元以上(含驗資、刻章、設立費)
    財務透明度私人帳戶,難管理簡易記帳可行須會計帳冊、報稅更嚴謹
    未來擴張彈性⛔ 幾乎無法擴張⛔ 難吸引投資、無股權制度✅ 可增資、股權轉讓、創投投資

    你是哪一種創業者?

    如果你只是兼職接案,收入不高(如一年不到 20 萬元),且沒有客戶要求發票或報帳需求,一開始可以先觀望,選擇不登記,但要記得誠實報稅。

    如果你打算長期接案,並且有穩定收入,可能會與企業往來,但尚未進入,建議登記工作室 / 行號,低成本快速合法化。

    如果你要接企業案、投標或融資,直接從一人公司開始,避免日後再改組的麻煩。

    📖延伸閱讀:

    工商憑證是什麼?一定要申請嗎?

    很多人創業後才發現,報稅、開發票、申請補助、投標都需要「工商憑證」。它是經濟部核發的數位身分證,用來代表「公司」或「商號」身分,可以進行電子簽章、報稅、標案、電子公文申報等,沒有它,你幾乎寸步難行。

    👉 想知道如何申請?我們已經寫了一篇完整攻略:
    一人公司必備!工商憑證申請全攻略:線上報稅與電子發票的必備工具

        📖延伸閱讀:

        沒有實體辦公室,也能合法開公司嗎?商務中心、共享辦公室怎麼選?

        對一人創業者來說,最大問題之一就是「沒有地址怎麼登記?」尤其許多自由工作者是住家兼工作,或者根本租屋、沒有固定空間,這時候三種常見做法會出現:

        • 使用自宅地址
        • 借親友地址登記
        • 使用商務中心、共享辦公室的地址

        你該知道的登記地址規定

        1. 自宅地址可以嗎?
          • 若是自己的房產,通常可用於登記行號
          • 若是租屋,須查租約是否允許營業用途,房東通常不會答應
        2. 借親友地址登記?
          • 違規風險高!若無實際營業使用,可能被國稅局認定「借址登記」,補稅或處分在等你
        3. 合法地址怎麼辦?
          • 找商務中心或共享辦公室,使用他們提供的「可登記地址」與收件服務,是最穩妥合法的方式

        商務中心 vs. 共享辦公室:怎麼選?

        項目商務中心共享辦公室
        可否登記公司✅ 可✅ 多數可
        空間型態有獨立辦公室或信件收發櫃台開放空間/彈性座位居多
        收件服務有專人代收並通知有些無提供或不穩定
        會議室/接待空間有/多數需預約有/但可能需額外付費
        月費範圍(登記方案)NT$500~2,000 起NT$1,000~3,500 起
        風格彈性穩重、正式商務感青創、科技新創風格居多

        👉 若你只需要登記地址、收信與簡單空間使用,商務中心是CP值高又穩的選擇。
        👉 若你需要實際工作空間、彈性移動與社群交流機會,共享辦公室可能更符合你的需求。

        選錯地址有什麼後果?

        • 國稅局現場稽查,發現無營業事實,可能補稅或被註銷登記
        • 登記地址多人共用,可能影響企業信用、銀行往來、貸款申請
        • 信件無人收取,錯過國稅局或法院通知,可能出事不自知

        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許多創業顧問與資深會計師會建議:不要貪便宜亂借地址,該花的錢還是要花在「合法安全」的地方上。

        📖延伸閱讀:

        財務與稅務:一人公司、個人接案也要懂的基本帳務觀念

        很多人一開始選擇不登記公司或工作室,先以個人身分接案觀望市場,這在台灣法律上是可以的,但只要有收入,就有報稅與帳務的義務。即便沒有設立行號或公司,你仍需在每年綜合所得稅中申報「執行業務所得」,例如報稅時填寫各類扣繳憑單(如報酬單)、列舉可扣除的成本與費用。

        但如果你開始:

        • 固定接案、收入穩定
        • 有長期合作的企業客戶
        • 需要開立發票或報帳
        • 想申請青創貸款或補助

        那麼就建議你正式設立工作室或公司,不只合法有保障,也利於爭取資源與壯大營運。
        「一人公司怎麼報稅?」 是許多創業新手最常搜尋的問題,本篇整理了報稅模式與會計需求,讓你快速判斷要不要找會計師。

        一人創業常見報稅選項

        類別常見狀況是否需要會計師報稅模式
        個人接案(未登記)小量接案、無固定營收不一定,但需自我申報以「執行業務所得」列入個人綜所稅報稅
        小規模營業人(行號)月收入較低、免開統一發票不一定查定課稅,由國稅局估算營業額
        一般營業人(有限公司)有開發票、與企業往來建議聘請會計師或記帳士須申報營所稅、營業稅、二代健保等

        📌 小提醒:未登記卻長期經營,仍可能被國稅局認定有營業行為而補稅或裁罰。若接案量穩定,建議評估轉為正式登記更安心。

        如果你登記的是「有限公司」,即便只有你一人,也需要處理雙重申報(營所稅 + 營業稅),還有每年固定的申報項目:如營所稅、扣繳憑單、電子帳冊、員工薪資等。這些對初創者而言可能繁瑣,建議找專業會計師協助,省時也避免出錯。

        📖延伸閱讀:

        一人創業也能做節稅規劃

        節稅 ≠ 逃漏稅,而是透過記帳與規劃,合法減少應稅所得。以下是幾個常見方式:

        • 可報帳項目:電腦、軟體、網路費、交通費、接案工具、行銷廣告等
        • 若有租用共享辦公室或商務中心,也可列為費用扣除
        • 若在家工作,符合條件可依比例申報家庭辦公室空間
        • 透過記帳了解實際盈虧,有助未來升級規模、請人或申請貸款補助

        不論創業初期的營收高低,建立帳務與記帳習慣,是每位創業者不能忽視的基本功。

        📖延伸閱讀:

        創業第一步,不是開公司,而是先搞懂規則

        一人創業,看起來簡單,實際上每個選擇都藏著關鍵差異。是要開行號還是有限公司?要開發票嗎?報稅該怎麼做?地址登記合法嗎?……這些不是開業後才煩惱的事,而是創業前就該釐清的基本功。很多創業失敗不是因為沒有能力,而是因為前期沒搞懂稅務法規,讓自己多花了冤枉錢、走了違規的路。希望這篇懶人包能讓你在創業路上,少碰幾個坑、多一點方向感。

        📞 如果你還在找合法登記地址、不知道該登記公司還是工作室,歡迎你進一步 閱讀blog聯絡我們

         📖延伸閱讀推薦: